冬日清晨,吕为峰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一处工地,经过刷脸打卡后开始了一天的塔吊工作。
“我们对工人实行实名制管理,将150余名工人全部纳入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,每天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人数、进出时间等信息都有记录,工资结算的时候一目了然。”据吕为峰所在工地的负责人王伟介绍,他们实现了零工实名制度100%落实、农民工工资足额代发。
“我一进项目就签订了劳务合同,进出项目工地实行人脸识别考勤,每月12号前准时发工资,工作起来没了后顾之忧。”吕为峰说。
今年以来,泰安市探索构建“责任全链条、管控全过程、服务全方位”的立体化治欠保支工作机制,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。
据泰安市岱岳区人社局局长吴钦波介绍,他们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和劳务报酬备案,打造从农民工入职前的政策讲解、岗前培训,到入职时的劳动(劳务)合同签订指导、工资发放以及退场清算工资的全程管理。
“我们根据汇集的预警数据和投诉信息,分析确定重点监控项目,并将信息共享,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对建设单位资金拨付等进行重点巡查,从源头遏制欠薪案件。”岱岳区人社局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谢锋说,今年前10个月已解决各类预警6400多条,督促项目拨付工资1.1亿元。
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中农民工法律知识不足、发生维权时多部门跑等问题,岱岳区今年成立了劳动者维权中心,打造劳动监察、劳动仲裁、工伤认定、法律援助等“四位一体”服务平台,当事人只需要提供一次材料,最快一天即可通过法律援助迅速立案、起诉。“中心运行以来,先后受理办结举报投诉420件,为85人提供法律援助,追回工资600余万元。”吴钦波说。
一系列治理欠薪的举措,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。今年前10个月,泰安市欠薪投诉案件数、涉及人数、涉及金额持续下降,其中岱岳区涉及农民工集体欠薪案件数量同比减少达13%。